朔州美食融合了塞北边塞风情与农耕文明特色,兼具豪迈与质朴风味,以下为精选推荐:
一、经典名菜
- 右玉熏鸡
- 特色:以右玉边鸡为原料,经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香料腌制后烟熏而成。鸡皮红亮,肉质细嫩,烟熏味浓郁,鲜嫩多汁,口感醇厚。
- 历史背景: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,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,是朔州传统名菜。
- 怀仁盐煎羊肉
- 特色:以食盐为主料,花椒为辅料,焯水后翻炒而成。肉质鲜美,无羊膻味,顺滑细嫩,味道纯正。
- 文化故事:源于杨家将时期,军中粮油断绝时,杨排风以食盐和花椒焯水羊肉,犒赏三军,后流传民间成为名菜。
- 怀仁羊杂
- 特色:以羊肝、羊心、羊肠、羊肺、羊肚等内脏为主料,加入山药粉条、盐、花椒、辣椒面等炖煮而成。汤色红亮,肉质软烂,酸辣开胃。
- 历史背景:北宋时期杨六郎率军在金沙滩与辽将韩昌决战时,因粮草断绝,杨排风组织火头军将丢弃的羊内脏洗净煮熟,加入调料后意外成为美味。
- 右玉过油肉
- 特色:以猪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,切片后加蛋黄、淀粉、精盐、料酒等抓匀,炸熟后与木耳、玉兰片、葱白、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。色泽金黄艳丽,滋味咸鲜,外软里嫩。
- 制作工艺:选料精,刀工细,配料鲜,制作快,口感酥,味道浓,营养价值高。
- 片烤方肉
- 特色:采用生炉烘烤,将硬五花肉带肋骨根剁下,用长把铁叉沿肋骨下插入,肉皮朝下放在明炭火上烧燎,烘烤约一个半小时。待肉油出尽,猪肉焦黄变黑,表面起泡时取出。
- 风味特点:外皮酥脆,内肉鲜嫩,香气四溢。
二、风味小吃
- 朔州拌苦菜
- 特色:以苦菜为主料,择好洗净后过水轻焯,控干晾凉,加入姜蒜末、盐、鸡精、香油、白糖、米醋、辣椒油等搅拌均匀。味道甘中略带苦,好吃解腻,有抗菌、解热、消炎、明目等作用。
- 文化背景:苦菜曾是朔州百姓度荒的野菜,如今成为健康美食。
- 怀仁炒兔头
- 特色:以兔头为主料,加入红辣椒、葱姜蒜等调料烧火翻炒而成。肉味醇厚,香辣爽口,别有一番风味。
- 历史故事:源于杨家将时期,杨排风在军营周围射杀野兔,炖煮时伙夫不慎将调料打翻在兔头锅里,意外创造出这道美味。
- 朔州大烩菜
- 特色:以肉片、炸豆腐、土豆块、炸肉丸、黄豆芽、茄子、豆角、海带和粉条等为主料,汤鲜味厚,营养丰富,老少皆宜。蔬菜品种丰富,各有各的味道、色彩和形状。
- 风味特点:食材多样,口感丰富,是朔州家常美食。
- 鸡肉泡糕
- 特色:以散养家鸡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为主料,鸡肉和红烧肉浇上汤汁,周围围上油炸糕。家鸡肉质结实筋道,鸡肉的鲜碰上猪肉的香,味道独特。
- 制作工艺:鸡肉和五花肉炖煮入味,油炸糕金黄酥脆,搭配汤汁食用,口感丰富。
- 朔州炒块垒
- 特色:以夜面和土豆为原料,将纯夜面掺和土豆碎块或土豆泥揉搓成大小不一的块状,起锅烧油加入各种调味和葱花翻炒而成。保留了食物最本真的味道,是朴素且纯粹的北方特有之味。
- 文化背景:块垒是朔州人最爱的美食之一,体现了朔州百姓的质朴与智慧。
三、特色主食
- 三杂面饸饹
- 特色:以三种杂粮面混合制成,口感筋道,营养丰富,是朔州百姓日常主食之一。
- 风味特点:杂粮香味浓郁,搭配汤汁或卤子食用,别具风味。
- 红山荞面
- 特色:以红山荞麦为原料,制成面条或面饼,口感爽滑,带有荞麦的清香。
- 营养价值:荞麦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,有助于消化和健康。
- 粗粮莜面
- 特色:以莜麦为原料,制成莜面窝窝、莜面鱼鱼等,口感筋道,营养丰富。
- 文化背景:莜面是朔州地区的传统主食,体现了朔州百姓对粗粮的喜爱和智慧。
四、体验场景推荐
- 朔州老城四·八庙会
- 特色:每年“五一”假期举办,游客可品尝朔州特色美食,感受城市烟火气,欣赏城市歌舞秀表演,体验千年古刹崇福寺的独特魅力。
- 活动时间:一般持续到5月9日。
- 朔州古城美食街
- 特色:集中了朔州各类传统美食,如右玉熏鸡、怀仁盐煎羊肉、怀仁羊杂、朔州拌苦菜等,游客可一站式品尝朔州美食。
- 推荐店铺:传统菜饺子糕馆(怀安苑店)、中华老字号传统名糕点等。
|